曹图展览

当前位置:首页>曹图展览

曹图展览||高山流水,弦穿古今

时间:2023-12-06   访问量:106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山流水

 弦穿古今







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无码弹拨乐器。传说原始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据说有五弦。后文王、武王各增一弦,琴在西周时期已广泛流传,当时它经常与瑟或加上鼓等乐器在祭祀时演奏,《诗经》中有“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就是指此而言。今天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古琴背后的历史故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历史故事】

图片



图片

♬..♩~ ♫. ♪..

《伏羲伐桐创瑶琴》


图片


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看见凤凰来仪,百鸟朝凤的景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为百鸟之王,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

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

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

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大摆宴席,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人羡慕不已。

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演奏。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因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从此,人间便有了古老的乐器——琴。由于它是东方天帝伏羲创造,故而中国的琴艺举世瞩目,历千年而不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富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等作品里都有提到琴在民间的使用。

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据史料记载春秋时诸侯宫中都有琴家。在先秦时期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

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历史故事】

图片



图片

♬..♩~ ♫. ♪..

《高山流水》


图片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幽而和畅-


图片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征正德之气。音韵清越,有幽而和畅,古琴与生俱来超脱淡远的气质,颇具君子之风。古琴的音色含蓄 ,似深山里智者的吟诵,又如世外仙客的轻声歌咏,让人一洗尘心,忘却世间浮华~





—END—

图片

更多视频故事请关注晨星·历史故事库

图片来源:摄图网、千库网

来源:晨星创文

编辑:梁金凤

校审:陈洪新

责编:丁景发


上一篇:曹图展览||看宋“潮”的体育运动

下一篇:曹图展览||用诗词播报天气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