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3.27(周一) 《田野的风》是爱国作家蒋光慈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原名《咆哮了的土地》,完稿于1930年11月,曾在现代文学月刊《拓荒者》上连载,1932年湖风书局出版单行本时更名为《田野的风》。 《田野的风》以1927年前后蓬勃开展的湖南农民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农会,同封建地主阶级展开尖锐斗争,最后发展成为武装斗争,并奔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小说虽对农民运动中一些痞子习气、流寇作风等缺乏应有的批判,但作为蒋光慈的代表作,在艺术成就上有很大突破,生活的现实感非常强烈,标志着蒋光慈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连环画《田野的风》由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宋治平根据同名原著精心创作而成,其创作的各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并多次获奖。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28(周二) 《为奴隶的母亲》是现代作家柔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原载于1930年3月1日《萌芽》第一卷第三期。 《为奴隶的母亲》描写了作为奴隶和母亲的春宝娘的悲惨命运。虽然她也曾对秀才家吃穿不愁的生活感到满足和留恋,但到底不忘丈夫,典期满后终又归家,重新过起困苦的生活。 《为奴隶的母亲》以浓重、沉痛的笔墨,写出了在贫困和陋俗的夹攻下,神圣的母爱可以被毁灭的社会历史荒谬性,从而以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升华出一种悲剧境界。 连环画《为奴隶的母亲》由中国煤矿工笔画院院长、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韩和平创作而成,生动地反映了原著的艺术主旨。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29(周三) 《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痛诉了湘西人民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并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边城》是一部表现人性美、抒发乡土情怀的优秀小说作品。语言古朴清新,文字纯净澄澈,字里行间寄托了作者至美至爱的美学理想。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吸引了海内外广大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连环画《边城》由湖南著名画家廖正华精心创作而成,完美地再现了原著的独特风采。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30(周四)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著名现代女作家丁玲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8年9月。 小说以1946年华北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这部小说不仅是丁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更被誉为一本镌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写在历史和大地上的作品。 连环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用连环画的形式将原著中蕴藏着的深厚教育意义更为广泛地推广到了人民群众中。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31(周五) 《生死场》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35年,是作者的成名之作。 这部小说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村庄里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小说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鲁迅曾评价这部作品“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连环画《生死场》由黑龙江著名画家阴衍江精心创作而成,其创作的各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多地展出。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4.1(周六) 叶紫(1910—1939),原名余鹤林,左翼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湖南益阳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农民运动。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浓郁的真实感。 连环画《丰收》改编自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丰收》与《火》,揭示了农民如果想摆脱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就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该书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为故事背景。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被镇压,湖南曹家垄又变回了地主、豪绅的天下。安分守己的老农民曹云普拼死拼活、流血流汗换得了一次难得的丰收,却被地主的地租和官老爷的苛捐杂税勒索得精光。最终,他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世界,才能真正摆脱剥削和压迫,于是投入了大规模的抗租抗粮革命斗争。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4.2(周日)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人,小说家,山药蛋派创始人。 连环画《小二黑结婚》改编自赵树理于194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山村刘家峻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聪明伶俐的姑娘小芹相爱了,却遭到迷信思想严重的双方父母的反对。坏分子金旺兄弟因调戏小芹不成,以捉奸为名,将小二黑和小芹抓起来。区长明察秋毫,支持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并对双方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二黑结婚》揭示了旧习俗、旧势力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说明了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歌颂了民主政权,深刻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连环画— 请持续关注《红色故事绘》阅读平台!
来源:神州共享
编辑:梁金凤
校审:陈洪新
责编:丁景发
上一篇:每天一本小人书——连环画阅读推荐
下一篇: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