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四史”人物志专题
★
2.24(周一)
何叔衡(1876—1935),原名启,字玉衡,湖南宁乡人。1920年与毛泽东等秘密成立长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执委委员、工农检察人民委员等职。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连环画《新世纪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讲述了何叔衡等革命先烈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及其过程,再现了早期共产主义者为救国救民所进行的不懈探索与英勇奋斗。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2.25(周二)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苍梧大坡镇(今属梧州市龙圩区)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战后致力于和平民主事业,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9年2月25日,李济深等35位民主人士从东北顺利抵达北平(今北京),为新中国的成立汇聚力量。此后,他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连环画《民革》讲述了民革的创立、发展历程,及其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等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2.26(周三)
朱光亚(1924—2011),湖北汉阳(今武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物理学家。参与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研制任务,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2月2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连环画《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讲述了朱光亚归国后领导科研团队,为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2.27(周四)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奠基人之一。长征中,率部参加强渡乌江、争夺土城镇、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战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连环画《陈赓大将》讲述了陈赓在革命战争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与个人魅力。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2.28(周五)
彭德怀(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早年投身军旅,历经战火锤炼,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于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二渡赤水。28日,彭德怀指挥红一、红三军团攻占遵义,取得遵义战役的重大胜利,有力地鼓舞了红军士气,为长征的战略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环画《四渡赤水》讲述了中央红军在长征期间,于赤水河流域巧妙周旋,突破敌军重围,最终胜利北上的系列战斗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1(周六)
叶剑英(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嘉应(今梅州)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1949年3月1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全国学生第14届代表大会并致辞,充分肯定了学生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希望大会能号召全国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参加和援助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使这个斗争迅速取得最后的胜利。
连环画《北平斗智——叶剑英元帅传奇》讲述了叶剑英就解放北平(今北京)问题与反动派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3.2(周日)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30年3月2日,鲁迅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以《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发表讲话,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指明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方向。
连环画《白光》改编自鲁迅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童生陈士成科考落第后发疯寻宝并最终殒命的故事,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连环画—
请持续关注《红色故事绘》阅读平台!
来源:神州共享
编辑:梁金凤
责编:丁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