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四史”人物志专题 ★ 7.7(周一) 1928年7月7日,刘伯承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南昌暴动委员会”会议上作《南昌暴动始末记》报告,系统梳理了南昌起义的筹备过程、暴动经过及最终失利的经验教训,着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领导的重要性,为全党总结武装斗争经验、进一步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连环画《八一风暴》讲述了南昌起义前夕,革命者与反动势力周旋较量,最终毅然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为革命事业破局开路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8(周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8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等红军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在电文中提出全国实施总动员,坚决抗击日军,保卫平津及华北地区,收复失地的主张,并表示红军全体将士愿在统一指挥下投入对日作战,以实现保家卫国的目标。 连环画《卢沟桥事变》讲述了1937年日军借故寻衅,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勇反击,自此拉开全民族抗战序幕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9(周三) 1936年7月9日,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抵达陕北安塞,并受到周恩来的欢迎与会见。会见期间,周恩来与斯诺亲切交流,耐心解答斯诺对苏区诸多方面的疑问,并亲自为其拟定了一份为期92天的考察苏区日程表。10月底,斯诺结束了历时近4个月的“教育兼阅历,入学兼旅游”的采访,回到北平,开始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连环画《斯诺西行》讲述了埃德加・斯诺跨越封锁线,深入陕北苏区,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风貌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0(周四) 1949年7月10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起扶眉战役。针对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与马步芳、马鸿逵集团结成的军事联盟,第一野战军制定并实施“钳马打胡”策略,经过连续5天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并相继解放了宝鸡、扶风、眉县等9座县城,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场上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打开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战略通道。 连环画《西北大进军》讲述了彭德怀挥师西进,跨越戈壁荒漠,以雷霆之势解放大西北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1(周五) 1928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代表们围绕当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7月11日,中共六大圆满闭幕。闭幕式上,苏兆征代表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投入新的战斗,努力实现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和策略,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连环画《苏兆征》讲述了苏兆征从贫苦少年成长为工人运动杰出领袖,为党和工人阶级事业倾尽心力的故事 。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2(周六) 1933年春,日军进犯察哈尔,冯玉祥、吉鸿昌等于5月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7月7日起,同盟军进攻日伪军驻守的多伦,吉鸿昌亲率敢死队冒着炮火攻城,经五昼夜激战,于12日收复多伦。此役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沦陷区夺回失地的成功战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谎言,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 连环画《收复多伦》讲述了吉鸿昌率抗日同盟军浴血奋战,冲破日伪防线,收复多伦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3(周日) 1953年5月11日,杨勇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入朝参战。入朝后,杨勇冒着炮火来到前沿阵地了解敌情,精心制定了金城战役的作战计划。7月13日,随着杨勇的一声令下,志愿军千炮齐发,东、中、西三个进攻集团仅用21小时的时间,便连续突破敌军防线,直插敌军心脏。此役,志愿军向南扩展阵地160多平方公里,歼敌5.3万余人,直接促使美国最终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 《奇袭白虎团》讲述了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成功歼灭白虎团团部的战斗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来源:神州共享
编辑:梁金凤
责编:丁赫男
上一篇:曹图荐书丨窥探中国的文人江湖,明朝段子手笔下的“野生百科全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