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图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曹图动态

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寒假阅读分享

时间:2024-02-23   访问量:1057

图片


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

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寒假阅读分享


图片

图片

     寒假渐近尾声,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在“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的活动之中,收获颇丰。阅读的过程,如同与作者展开一场对话,而分享则促使大家在思维的交流中不断成长。品味经典,寻觅心中所爱之书,共同沉浸在阅读的美好时光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张海涛

分享书籍:《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随笔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描绘鄂温克族人生存状态的史诗般的小说,更是一曲赞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乐章。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抗争、坚守信仰的故事,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哲理的作品。

作为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小说的叙述者用她那富有韵味和魅力的语言,缓缓地诉说着她一生的传奇经历。额尔古纳河作为故事的主线,不仅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鄂温克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它流淌着生命的旋律,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鄂温克族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不是征服者,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他们与鹿群共生共舞,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鹿群轻盈的脚步,鹿群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正是如今社会所缺失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忘记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忘记了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亲人就葬在风中,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这种对于死亡的坦然和接受,正是鄂温克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体现。他们知道,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而死亡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尊重死亡,也尊重生命。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和深邃内涵。作者通过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和抗争,展现了一个弱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如何以智慧和勇气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小说中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塑造,让我们感受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心灵的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归宿。在小说的叙述中,我们也看到了现代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现代化的进程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逝和消失。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和谐共生的史诗。它通过叙述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史和抗争史,让我们深入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张俊蕊

分享书籍:《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读李镇西《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寒假前,我从众多书籍中选择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这句话: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很多,李镇西老师是最忠实的读者。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将苏霍姆林斯基的多部作品融合在一起,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论劳动教育》《给教师的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要相信孩子》等,阐述了他的多种教育观点和教育理论,作者将这些教育思想与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这些教育观点和教育理论更鲜活,更触动人心。

教育不是拿来给人欣赏的,而是实实在在影响人的心灵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教孩子去讲那些漂亮的言辞,也不要让他们在没有任何需要付出精神力量的具体情况下,去表露强烈的感情。如果驱使孩子们按指定意思去表露感情,就会把他们培养成喜好吹嘘、不讲原则、只善辞令的空谈家,最终让他们成为冷漠无情的人。而在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次忽视了这一点呢?流于形式的班会上,老师对照课件泛泛而谈,拍照留证即可;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空洞而又乏味,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可谈;一次次的活动,没有把对学生的真正教育作为最终目的,只是注重了五花八门的形式……如此一来,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华而不实的问题,其恶劣之处在于,公开教会学生言行不一,甚至弄虚作假。

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教育,学生对于教师的真话和假话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必须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真实的气氛。要把谎言、伪善当作最卑鄙的东西加以提防。要让诚实的品质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深深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习惯,使说实话的习惯成为性格、成为天性。

爱学生,无条件,因为我们的学生还走在成为天使的路上。

我特别欣赏这句话,甚至很感动。正如李镇西所说: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也不是他的成绩,更不是他将来的地位。每一位教师都会说自己“爱学生”,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爱的其实只是孩子的成绩。这种爱是功利的爱。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纯净的爱。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提到:“应该容忍儿童的弱点”“能够理解和感觉到儿童产生过错的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不要把儿童和自己混为一谈,不要对他提出那些对成人提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真正的爱孩子。但这样说并不是对于学生的一切错误都能接受,要知道,真正的爱,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最后,我想用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感受:我们的教育需要童话,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仿佛让我置身于童话之中。教育,本应如童话般美丽。我们培养的人,应该如童话一般纯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张媛媛

分享书籍:《做有影响力的教师》

《做有影响力的教师》读书心得

今年寒假,在学校的引领下,我读了《做有影响力的教师》。何为教师的影响力呢?书中说“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用一种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对方思想和行为能力。”而我觉得,教师的影响力是言传身教,是举手投足间的耳濡目染!

教学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参加教育工作转眼间已经16个年头,从一名稚嫩的小教师慢慢的成长,多年间我总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明确自己的使命,保持教师的本色。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民教师,曾经坐在教室里的我,仰望着我的老师,是那般的向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曾经那首旋律优美的旋律仍然萦绕在我的耳旁。而今天,我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三尺讲台,由一个学生成长为一名小学老师,走上了人生另一个舞台。

身为教师,即为人师表,就要有好的品德。教师的品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也可以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师德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觉得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该精通;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会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某个学生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用心去学她所教的课程,这不正是老师模范榜样的力量吗!

我时常会想,把老师比喻成什么呢?园丁、蜡烛......若是园丁,那我们就守护祖国的花朵!他们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每朵花儿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他们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善于表达,有的默默付出......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儿,使我们的校园多姿多彩。众所周知园丁视花如子、如宝,那么作为老师,更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正在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来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而纯真的。那就让我们在这神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孩子们守护一个美丽的童年,做孩子成长画卷上那最美的守望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李会荣

分享书籍:《一线优秀教师成长72记》

《一线优秀教师成长72记》读书随笔

    2024龙年的寒假,我有幸阅读了《一线优秀教师成长72记》这本书,受益匪浅。虽然我已是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但是对教育工作,仍觉得激情四射,热情不减当年。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保持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情感、职业职能、职业素养的持续成长。没有这样的成长,教师便不能胜任当下的工作。所以只要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之灯没有熄灭,就应该保持成长的态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一天天丰满,也让学生的心灵一天天润泽。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要打开窗户,聆听窗外的声音,只有开放自己,才能汲取更多更前沿的理念和信息,给自己更多的启发和感悟,用自己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眼界决定高度,心态决定未来,教师肩上担负的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所以教师更应该心怀学生,放眼世界。
    生命不能停息,心灵不能搁浅,成长不能止步,成长才能桃红柳绿、柳暗花明,通过学习、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一步一步从平凡走到优秀,再跨入卓越。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石凤新

分享书籍:《自己培养自己》

      这个寒假有幸读了《自己  培养自己》这本书。作者李镇西是一位深受孩子爱戴,也深爱着孩子的老师。他的教育理念:“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也是我在教育教学生涯中的摸爬滚打磨砺中的指示标。

      所谓《自己  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这本书中说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字都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者自己成长的切身感受。通过了解,深深地体会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路途上不断地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看看自己能走多远。我也由衷地倍受鼓舞。一定不虚度教学生涯的晚年时光,发挥余热,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定期和学生交流思想,明确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看法,让学生的言行推进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后我要加大阅读学习,联系自己的实践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骄傲的“我”。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事业,你在享受的同时,也要承受。当我们把职业认识达到了这个高度,我们就把教育当作了自己的事,是与自己生命融为一体的事。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为别人做,是为自己做。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职业认同”。

     天各一方的老师们,也许我们很难见面,甚至一辈子没机会握手、拥抱,但有了这个研究会,我们便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这个嘈杂喧嚣的时代,总有一群人愿意互相携手默默前行,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保持内儿的童真,为自己从教之初的教育憧憬。今天,我们时代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因此,我们呼吁——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朱洁

分享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随笔

李跃儿老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用看似平白的故事,打开了教育工作的一扇全新大门,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思想的灯塔。

一本书的精彩与否,我想,就在于是否平直的文字能激发一个引人深思的过程。在这之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而这正是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当今社会,“卷”已成常态。“现在不努力,以后能干嘛”成为现在的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问题,而对孩子们思想和情绪的关心更少了,这就是问题所在。

作为老师,我们是比家长更多接触孩子的人,所谓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真正要做好这些,没那么简单。正所谓“成人想成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我们要放下高傲的姿态,真正和他们站在一起,才能理解他们心中所想,真正的帮助到他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大胆地出错。用爱来倾听,用爱去哺育,这才是我们身为教育者应有的精神。

实体化就是落实,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知道”的层面,要深入到人的心中血液里灵魂里,成为他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爱和教师的真正含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高美

分享书籍:《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者:董雪潮

分享书籍:《等一朵花开》

图片


书香寒假 与你共读

END

图片

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编辑:梁金凤

校审:陈洪新

责编:丁景发

上一篇:​春节我在岗 服务“不打烊”——曹妃甸区图书馆春节期间迎来众多读者

下一篇:【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曹妃甸区图书馆2024年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圆满举办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