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图听书丨别再一知半解!轻松读懂这些典故的来历
时间:2025-06-27 访问量:1007
聊天时,成语典故总是不经意地蹦出来;写文章时,引用经典故事常是点睛之笔。面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大概明白它们的意思,但细想起来,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丝陌生感萦绕心头?这个典故出自哪里?背后藏着哪位古人的经历、哪段历史?寥寥数字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还有着更深层的智慧和哲理。
每一个典故都是浓缩的“历史彩蛋”,里面包裹着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和古人的经验智慧。翻开《中华典故》,轻松读懂这些典故。
蜗角虚名出自《庄子》,指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战国时期,齐威王背叛了与魏惠王的盟约。公孙衍主张攻打齐国,季子觉得不应该打仗,朝堂上争论不休。惠子知道后,向戴晋人询问该不该打,戴晋人说:“蜗牛的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触氏,右角上有一个国家叫蛮氏。两国为了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一时间弄得遍地都是尸体。”惠子说:“哎,你也太夸张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戴晋人解释说:“事情虽然有些夸张,但道理是一样的。蜗角两国所争夺的地盘,人类看到不过是针尖大,他们完全是为了蜗角的虚名在进行战争!”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
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大乱。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向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宣布约法三章,说道:“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
“过五关,斩六将”出自《三国演义》,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
刘备兵败,投身袁绍,三兄弟失散,关羽被曹操俘虏,和曹操在屯土山约三事: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他大哥的俸禄(供养刘备的二位夫人);三是得知刘备的下落后,立即投奔刘备。后来关羽得知刘备下落,便辞别曹操去寻兄,但曹操未给文凭路引,关羽路上遭到阻拦,最终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与刘备相会。
五关六将: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读史使人明见通达,听故事令人增长智慧。本书精选了七十余则中华典故,包含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多种类型,内容涵盖励志、情感、处事、谋略等诸多方面。
初生之犊不畏虎
行百里者半九十
司马遇文君
缇萦救父
一傅众咻
君瘦天下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半部论语
不欺暗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来源:神州共享
编辑:梁金凤
责编:丁赫男